关爱留学

关爱留学 > 德国留学 > 留德生活 >

德国学校流行用物品交换知识

28岁的小伙子法尔寇给自己套上一件气球绸制成的花外套。这款衣服在20世纪80年代一度很时髦——不过现在它找到了新主人。法尔寇乐滋滋地说: “我喜欢这衣服。”这件二手衣服不用花一分钱,而是一个想要学习纺织品丝网印刷的学生送他的礼物。

用物品交换知识:这是在德国东部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的哈勒的塔克交换学校(TAAK!)项目的指导思想。学校坐落在市中心一个旧商店,项目从1月15日开始,至22日结束。钱币在这里没什么用场——想要加入这个交换学校的人自主行动,一些人愿意教别人,其他人则来学习。在一周的时间中,大约会举行30个工作坊,从莎莎舞到击鼓,还有为初学者准备的编程速成班。参与所有的课程都是免费的,学费必须用物品替代。当然,老师也可以要求学生提供特定商品或服务。

哈勒的这个交换活动是德国另类消费模式大趋势的一个体现。例如,在全国各地有众多社会项目之下的“ Umsonstladen”(免费商店)。在这些免费循环的场地里,顾客可以来挑拣一番捐赠商品。任何人都可以免费拿走那些东西——或者这个人真正需要,那就拿走吧,或要求那些有能力帮助相关社会项目的人捐款。根据“免费商店”的网站,原理很简单:“很多人都有他们不能或不想再使用的东西。这些东西都被闲置着,因为扔掉它们是一种耻辱。”

2011年,第一批“捐赠箱”开始在首都柏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许多地方搭建起了室外展台,人们可以捐赠物品,或者把它们拿走。这个概念推崇可持续发展,保护资源,提高社区凝聚力;在帮助其他人的同时,也把人们从杂乱中解放出来,创造了更多的自由空间。这些行动创造了一种新的认识,超越了传统的消费和占有观念。尤其是在柏林这样一个以跳蚤市场、衣服交换聚会和无处不在的“zu verschenken”(“请随便拿”,“免费奉送”)标志牌而著名的城市,这些免费赠送点正合人们的心愿:街道上有一切想的到的捐赠品,包括旧家具和电器,成箱的书籍、衣服,植物,甚至是食品。

说回在哈勒的交换,法尔寇谈到他的愿望清单时说,那种复古外套是他一直想要的东西。 20岁的莫里茨花了不少功夫,走访了许多商店才找到这种类型的气球绸夹克,现在他在上丝网印刷的课了。他说:“这件夹克衫对工作坊的老师比金钱更有意义。”临时老师法尔寇还收到了梅子白兰地和自制的素食樱桃香蕉面包。

珍妮是哈勒、艺术与设计大学创立塔克交换学校的四个学生之一。 在纽约生活的一段时间里,她接触了“交换学生运动”(http://tradeschool.coop)。这项运动最早在2010年发源于纽约,珍妮决定把这个想法带回德国。分享知识和技能而不必为此付钱,是一种严肃而富有意义的尝试。这不是反抗钱这种货币——相反,它向人们展示“另一种消费主义”。学校的创立者说:“我们只是想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因为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些事情,值得共享。”

这个运动适合所有年代的人和各种社会组织。工作坊的老师们年龄在18岁至60岁之间。很多有兴趣的人参与进来——从一开始,交换学校的课程就已是满员或几乎满员。

几个星期前,通信和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们开始给塔克学校打广告, 包括在互联网上的海报和卡片。他们还把一辆自行车放到这个萨克森-安哈尔特州最大城市的街上。它应该是被大家使用,最后在交换学校为期一周的工作坊开始的时候再次出现。

那这辆自行车怎么样了呢?——它在路上消失了。珍妮强调说,交换学校是艺术与设计大学学期项目的一部分,仍然处于试验阶段。但是她希望,这个项目可以继续下去,成为哈勒的传统。在她眼里,这可能让人们重新思考以金钱为基础的价值观念。

(责任编辑: )

    出国留学在线评估表

    请准确填写下列表格,我们会尽快安排关爱留学专家为您解答.

    必填项目

    姓名:
    电话:
    地址:
    最高学历:
    外语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