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高等学府总览

作者: 更新时间:2013-09-10 点击数:

关于全球知识社会时代中的大学

德国大学教学从Wilhelm von Humboldt(威廉·冯·洪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进行改革的时代起,即从19世纪初开始,就深受研讨课和(博士及硕士毕业生)讨论课教学形式的影响。教学依赖教师和学生之间问题导向的共同讨论。老师讲、学生记的讲座作为一种传授知识的形式仅仅起到次要作用。Humboldt希望,在中学里教师为学生服务,而在大学里教授和学生共同服务于科学。这便是当时革命性的思想,其影响则是德国大学获得全世界的认可。这个传统有多少保留至今呢?

在引入学士和硕士学位体制之后,大学发生了一些改变。在学士学习阶段重要的关乎知识的传授,也就是说讲座的重要性提高了。在硕士学习阶段主要以研讨课和师生共同讨论课为主。总的来说,博洛尼亚进程,即欧洲大学学位体制一体化的结果使得德国大学辍学人数明显减少。其代价是Humboldt提出的关于“独立性和自由”作为学术研究的前提受到一定限制。这个前提要求如今只有在硕士学习阶段才能真正被提出来。希望在德国大学学习以了解德国科学治学特点的人大多只有在学士毕业后才能体会到。那么,哪里是了解这些的合适地方呢?

德国大学的特点是一个基本悖论,即其弱点同时也是其优点的原因。这个悖论的原因在于德国联邦制的宪法结构,以及大学财政属于16个联邦州自己的事务。其中甚至有关于禁止共同资助的法律禁令,其后果是,联邦的资金只能通过特定期限的特别项目投入到大学中。粗略地说,就是“富裕”联邦州的大学往往比经济拮据的联邦州的大学装备得更好。尽管如此,比起欧洲其他国家,德国大学中没有非常明显的等级化。这一点即使有所谓的精英倡议计划(该计划对大学给予额外资助)也没有改变:该计划让一些实力较强的大学变得更强,但是不能因此认为,没有获得精英大学地位的大学就会沦为二流学府。德国大学的特点是较平缓的分级。

19世纪形成的三种大学类型至今依然可见:一类大学被人们称为“支配着一座城市”,因为它们主导了城市的社会结构,其中“学生生活”最为突出,像海德堡、马尔堡和图林根这样的城市属于这种传统学生城的类型。另外一类大学位于大城市或者联邦州州府,它们具有一定的“政治可见度”,在这些大学里,学科的现代化通常进行得最深入。还有一类大学经常与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或者莱布尼茨联合会这样的机构合作,拥有一批优秀的学者,甚至还有诺贝尔奖得主在其中,因此它们享有国际声誉,这些大学的科学精英思想最为明显。

如果要对以上三类学府的声誉做出评价,最重要的是看人们对三种知识形态的哪一种进行判断,这三种知识形态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化科学。毫无疑问,资助经费主要用于促进自然科学的精英发展,而在文化科学中,有时候个别“杰出人物”就足以让一所大学声名显赫。可以简单地说:对于自然学科,拥有实验室和仪器的团队非常重要,而在文化科学领域,重要的是,学者个人在一个引人思考的领域,经历一定时间来撰写学术著作。社会科学的治学方式则处在这两个领域的方式之间。精英计划原本仅仅对“团队”而言具有重要性,而“头脑”受到激励的程度较少,相反精英计划引起的变动对这些“头脑”带来的影响弊大于利。如果说他们的成绩受到影响,那么更多是因为教学中的超负荷工作,而不是因为缺少资金。不过这方面已得到了一些改善。

可是如何对待那些没有德国大学跻身前列的国际排名?!这些排名导致了精英倡议计划的产生。精英计划背后的想法是,德国这样的国家也必须作为科学之地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如果只为了追求更好的排名,那么更有效的做法是仿效有些国家,用重金短时间“购买”几个诺贝尔奖得主以便提升排名或者高价收买影响因子的制订者,让德国大学的文献计量因子得到适度的考量。我们的政策并没有这么做 -- 可能仅仅是因为疏忽或者对考量方法的无知吧—— 对科学是有益的:更多些实质,少些设计!要想对德国大学的绩效能力有真实的了解,那么就应该看看在全世界人们认为的精英研究机构中在德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者的比例:在大学学府领域,德国也是具有活力的出口国。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