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大学

作者: 更新时间:2011-05-23 点击数:

大阪大学通常被称呼为阪大。它位于日本关西地区工业城市大阪。大阪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以下两个机构:一是适塾,专攻自然科学。 1838年塾主绪方洪庵召集一些门生讲授医学,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渝吉就在这里求学。后来,适塾几经演变成为专门的医学学校。大正四年(1915)正式使用“医科大学”这一校名,1931年根据“帝国大学令”正式命名为大阪帝国大学,设在医学和理工两部。

二是汉学塾(亦称怀德堂),成立于1724年,由商人出资经营,以研究人文科学为主,后成为大阪帝大的法文学部。大阪帝大成立不久,由大阪工业学校发展起来的大阪工业大学也被合并进来,成为后来的工学部、微生物病研究所、产业科学研究所等机构。

历史沿革

大阪大学起源于1724年设立的汉学塾怀德堂和1838年由绪方洪庵设立的兰学塾适塾。作为后者的发展在1931年创设了由医学部和理学部组成的大阪帝国大学。作为日本国内的旧制帝国大学的第六所,最初以医学部和理学部开始,创立不久就已“理科的阪大”而崭露头角。

到1933年,吸收了大阪工业大学成为工学部,以次形成了理学部、工学部和医学部的三学部体制。虽然也有设立文科学部的设想,但是由于当时的时局而未能实现。

二次大战后,阪大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可以说是迎来了第二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7年,改称为大阪大学,1949年的学制改革,合并了旧制的大阪高等学校、浪速高等学校和大阪药学专门学校,成为了以理、医、工、文、法经的5个学部和一般教养学部的新制大阪大学。

随后,法经学部在1953年分离为法学部和经济学部,医学部也在1955年与1960年分别独立出了药学部和齿学部,并在1961年新设了基础工学部、1972年从文学部独立出了人间科学(人类科学)部,从而确立了现在的10学部体制。

除了以上10个学部,作为大学院(相当于研究生院)的独立研究科,1989年设立了语言文化研究科、1994年设立了国际公共政策研究科。2002年从基础工学研究科独立出了情报科学(信息科学)研究科,同年,以细胞生体工学中心为主体,设立了生命机能研究科。2004年作为第15个研究科新设了俗称法科大学院的高等司法研究科。

文学部

思想文化学、伦理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日本史学、东洋史学、西洋史学、考古学、日本学、人文地理学、日本语学、日本文学、国学、比较文学、中国文学;英美文学、英文文学、德国文学、法国文学、美学、文芸学、音乐学、表演学、美术史学

人类学

人类科学科、行动学讲座、行动生态学讲座、社会环境学讲座、基础人类学讲座、临床教育学讲座、教育环境学讲座、志愿人类科学讲座、全球化人类学讲座

法学部

法学科、国際公共政策学科

经济学部

经济经营学科

理学部

数学科、物理学科、化学科、生物科学(生物科学、生命理学)

医学部

医学科(6年制)、保健学(看护学、放射线技术学、检查技术科学)

牙科学部

牙科医学(6年)

 

药学部

药学科(6年)

工学部

应用自然科学(応用化学科目、応用生物工学科目、精密科学科目、応用物理学科目)、応用理工学科(机械工学、生产科学)、电子信息工学、电气电子工学、信息通信工学、环境能源工学科、地球综合工学、船舶海洋工学、社会基盘工学、建築工学

基础工学部

电子物理科学、化学应用科学、合成化学、化学工学、系统科学、机械科学、电子系统科学、生物工学、情报科学、计算机科学、软件可学、数理科学

外语学部

中文、韩语、蒙古语、印度尼西亚语、菲律宾语、泰国语、越南语、ビルマ語専攻、ヒンディー語専攻、乌尔都语、阿拉伯语、波斯语、土耳其语、俄罗斯语、匈牙利语、丹麦语、瑞典语、德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日语

大学院

文学研究科、人类科学研究科、法学研究科、经济学研究科、理学研究科、医学系研究科、牙医学研究科、药学研究科、工学研究科、基础工学研究科、语言文化研究科、国际公共政策研究科、信息科学研究科、生命机能研究科、高等司法研究科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