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论坛2014#德国分论坛综述
不同视角下的世界:自我与他者的理论和实践
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世界的格局不断出现新的变化,为探讨新的世界格局背景下不同的国家、特别是老牌的发达国家如何来重新认识自身与“他者”,本次北京论坛设立了“共同的世界,不同的视角:德国、欧洲、中国”分论坛。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与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合作,邀请了来自11个国家的15个德国研究机构的学者参加,以德国为中心,辐射中国、欧洲和世界,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讨论。
理论研究:学术的基础和生命各个国家的学者都十分重视理论研究在学术中的基础地位,并将之视为学术的生命之所系。此次分论坛以“自我”和“他者”为主线———即认识自我和认识他人、建构他人的形象。学者们探讨了当前这一领域的现状,互相交流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陈洪捷教授认为,长期以来研究外国文化和历史的人,只是在研究历史文化本身,对于这种研究的路径和它的可能性等理论问题关心不够。对于未来该领域内的理论研究发展,他表示了期待。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詹·屈讷教授从民族主义和宗教传播的角度,还原了一种通过“自我形象”观察现有的人文景观的现象;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莫雨拉·马克思·佛黑教授则以女权主义与国家权力的斗争为例,指出国家在政策中根据不同的政治传统界定性别的平等与差异,分析了“自我”和“他者”的融合和发展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叶隽教授将讨论的话题进行了提升。他认为在国家的层面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通过两极三维的基本方式,发展现代世界的一个妥协和共识,寻求思想公分母。
自我的视角:德国眼中的他者与会的各国德国研究中心的学者们对于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德国如何去认识他者,建构外界他者的形象这个论题颇有心得。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戴令豪斯·厄休拉教授提到了1990的货币联盟。他认为这是自我和他者的吸收和融合问题,必定会产生新的边界和主体的差异性。与此对应,德国的统一在某些人心里,既是一种矛盾心理,又在试图理解与认真对待。
时间后移,对于德国趋于同一和稳定后对他者的认识,另外几位学者从不同方面进行了阐释。德国哥廷根大学丽贝卡·青泽教授提出,中德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同态度既取决于文化背景,又出于经济权益的考虑。波兰布雷斯劳大学的艾里纽兹·卡罗拉士奇教授则提到了移民政策。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罗炜列举了德国作家对于“青岛事件”的描写。这表明,对他国文化的高度认可,在德国的文化中是不多见的,但也是客观存在的。被观察的他者:德国与世界的维系当德国处于一个被观察者的地位时,特殊的历史让其很在意他国的评价和认识,尽管多年来德国一直致力于弥补这层历史带来的缺憾,但是不可避免的,他国的教育和宣传等方面一直带有可量度的偏见。同时,在经济发展推动世界改变的今天,德国所取得的成就和融入世界的努力,又让一切有了悄然的改变。
关于历史上德国的他者形象,作为来自波兰的学者,布雷斯劳大学教授塞尔维斯特·扎古思奇以“波兰青少年眼中的德国”为例进行了说明。
到了现代,随着国家间交往的进一步加深和领域扩展,德国的形象已经趋于现代化。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樊荣以《人民日报》为例,举证了德国在中国官媒中的良好形象。
对于历史和现实的交错下德国的形象,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安德·布尔卡普教授的主题发言中提到,德国有关纳粹的过去不应该变成“罪的骄傲”,但在提倡全球化和共同世界概念的情形下,其他国家继续把“过去”的概念施加给德国,不仅没有帮助,反而适得其反。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的被认知中国的和平崛起为发达国家重新认识自我与他者提供了新的契机,使得中国成为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的重要认识对象。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的于尔根·亨策教授期望能够用一个贴近现实的可持续发展方法,来构建一个相对清晰的处于外缘文化挑战中的所谓的“中国形象”。他饶有兴趣地向与会学者介绍了诸如“社会和谐”、“爱国主义”、“面子”等关键词,试图展现一个行进中却不断发掘和发扬传统的大国形象。
来自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的拉尔夫·克劳内则教授在向中国文化致敬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者的建构都要站在自我的立场上体现。
也有学者在思考中国和德国、欧洲,东方和西方摆脱所谓的“主导性”问题后,相互影响的问题。法国让·穆兰里昂第三大学教授布鲁诺·戈德弗鲁瓦说,“东方形象”的西方经验主义在现代规律性的考验下,使得处在危机中的西方,开始通过俯瞰中国哲学寻求生存尺度的伸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政治系副系主任连玉如教授则表示,中欧相互重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必然推动相互之间真实形象的构建,表明两国可以基本达到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