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洛尼亚(Bologna),意大利城市。位于波河平原南缘、亚平宁山脉北麓,农产品集散地,商业中心,工业以食品、纺织、农业机械、汽车、铁路器材和化学为主,铁路枢纽,是艾米利亚罗马涅的首府。博洛尼亚是意大利北部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意大利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博罗尼亚城市规模不大,老城因拥有两座建于中世纪的姐妹塔楼(一高一矮)闻名遐迩。
博洛尼亚拥有世界最古老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这间大学设立于1088年。博洛尼亚经常被列为意大利生活质量最高的城市之一:在2006年排名第五,在2007年排名第12名(总共有103个意大利城市参加评比)。这是由于博洛尼亚拥有强大的工业传统,广泛且高度发达的社会福利,而且位于意大利最重要公路和铁路枢纽上。博洛尼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国际化的意大利大学城,它拥有丰富的历史、艺术、料理、音乐和文化,并获选为2000年的欧洲文化之都。
博洛尼亚的气候
气候不同的气象学家对博洛尼亚的气候经常有不同的看法,温带湿润气候或大陆性气候都有人主张,这是因为博洛尼亚位于意大利北部内陆平原,夏季炎热,而冬天寒冷且潮湿。从五月到九月初,博洛尼亚的温度很常超过30℃(86°F)。由于博洛尼亚的湿度相当高,所以冬季的寒冷与夏季的炎热都会有加乘效果。由于气候潮湿,所以晚秋和冬季期间很常有雾出现,就像意大利北部大部分地区。博洛尼亚的年降雨量介于700毫米到800毫米之间,通常集中在春季和秋季。11月下旬至4月之间可能会出现降雪,但是积雪主要发生于12月到2月之间。波隆那历史上最低温度为-19.8°C(-3.6°F),发生于1985年1月13日,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则为40.6℃(105.1°F),发生于2003年8月。
博洛尼亚的城市建筑
直到19世纪初,博洛尼亚都未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所以博洛尼亚仍然是欧洲保存最好的中世纪城市之一,目前它仍然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尽管博洛尼亚于1944年遭受相当大规模的轰炸,博洛尼亚广达350英亩(141.64公顷)的历史中心仍然是欧洲第二大[9],拥有许多重要的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与巴洛克艺术的古迹。博洛尼亚于伊特鲁里亚与罗马的殖民地时代开始发展。由于博洛尼亚保存许多罗马遗址,所以博洛尼亚的中央大街目前仍然主要以步行为主。罗马时代的城墙目前被一个中世纪防御工事体系所取代,虽然有一部份幸存至今。中世纪防御工事体系于13世纪完成,其中还有许多部分存留。在二十个中世纪防御塔楼当中,其中有些已经摇摇欲坠。
博洛尼亚城市不大,建筑也不高,没有巴黎那样有风韵,但很敦实,很有历史感。 这里建筑的外墙色彩犹如莫兰迪油画色彩的调子,土红的、黄灰的、紫灰的,那些鲜明的颜色组合在一起,是很强烈的,但感觉却又是淡雅的,特别是承受着早上的阳光,那种透明令人愉悦。在它的市中心,有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最大的建筑群体,一所建于公元1088年的欧洲最古老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另外,博罗尼亚的人行道均以走廊形式修筑,故被称为“柱廊之城”。多城墙、塔、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哥特式教堂等古代建筑。文化古迹比较集中的在市中心。市中心的特色是在每栋大建筑物的前方都建有华丽的柱廊,这是中世纪时博洛尼亚对修建楼房的一项规定。人民上街可在廊中行走,免受日晒雨淋。因为在修建时,政府有关部门对柱廊的形状、高度都有具体要求,必须按照统一的规格去做。据统计,在市中心主要街道两旁的柱廊有35公里长。
博洛尼亚大学艺术
博洛尼亚以往是处意大利国土内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个相当有名的学术城巿,于十五、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段,曾诞生过许多有名画家,使这地方成为当时各方评价极高的“博洛尼亚弧”。
博洛尼亚历史悠久、古迹众多,这里每年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就像米兰、罗马、巴里一样,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博洛尼亚文化、艺术闻名于世,在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许多名画家、雕刻家,形成了博洛尼亚派。在该市国立艺术画廊中,至今仍珍藏有著名画家乔托、拉斐尔及提香等人的作品。 在这里,到处可见环绕建筑物的柱廊,有相对简洁的中世纪作品、构图严格的哥特时期作品、华丽的文艺复兴式作品,还有厚重的巴罗克式作品,它们将街道、广场巧妙地连为整体,整座老城呈现出全意大利独一无二的别致布局。
美食
在博洛尼亚路边或广场边不时出现各类餐厅和咖啡店,当地食客个个慢条斯理,菜吃上一两口就要被抽烟、喝红酒和聊天所打断。意大利人把博洛尼亚称为“胖子城”,因为这里的食物被公认为全意大利最美味和地道的,无人不知的意大利代表食品肉酱通心粉在意大利语里面就叫做“博洛尼亚通心粉”。
博洛尼亚拥有许多著名的传统料理,众所周知的番茄肉酱就是发源于当地。因为坐落在肥沃的波河河谷,所以博洛尼亚有丰富的美食,大部分取决于当地的肉类和奶酪。正如艾米利亚-罗马涅其他地区,博洛尼亚生产猪肉的加工品,例如火腿、意式肉肠和莎乐美肠,是当地食品业的种药产品。附近的葡萄园也受到广泛关注。意大利千层面、意大利饺子、原博洛尼亚香肠,都属于当地的特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