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从来都是全球的:访耶鲁大学意大利艺术史专家

作者: 更新时间:2011-07-07 点击数:

 


 
 

Anne Dunlop老师的学术专攻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史。她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在法国读大学,通晓英、法、德、意、西等等多国语言。去年,她参加了耶鲁大学组织的“丝绸之路”艺术考察队,与来自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大英博物馆等研究机构的20余位学者重访丝绸之路故址。这次实地考察的难忘经历大大激发了她对中国艺术的兴趣,于是她于今年来到了北大,在为北大本科生教授通选课的同时,进行古代中国与西方(尤其是意大利)艺术文化交流的研究。

 

她说,她所研究的核心内容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在相遇时相互冲突、摩擦、理解、融合的作用机制。这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问题,更是当代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焦点之一。因此,凭借研究、解读历史,我们可以对人类目前面临的文化问题有更清醒深刻地认识。她相信,文化从来都是全球的。为了解释这个看上去有些难以令人接受的观点,她打开电脑,给我展示了几幅古代宫廷“洋画师”的画作----古中国的山水花鸟融入了西方的素描透视表现手法,既有国画古雅逸趣的情调,又有油画立体逼真的细节,焕发出一种独一无二的视觉美感,令人叹为观止。“其实,艺术品都是全球的混血儿。”她还举例道,目前正在中华世纪坛展出的庞贝古城展览里,有一件印第安人的小塑像。这表明早在古罗马时期,文化艺术的交流就已经十分活跃了。她认为,所谓的“中国文化”“意大利文化”“美国文化”都是过于宽泛的代名词。我们在审视文化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文化本身复杂精细的纹理与构成,不能泛泛言之。比如说最近备受关注的星巴克“入住”紫禁城一事,Dunlop认为,我们没有必要抱着“文化纯净主义者”的观点要求把星巴克驱逐出去。这只不过是千百年来文化融合大潮里的一朵浪花罢了。其实,紫禁城本来就是汉、满多元异质文化融合共存的最佳例证。

 

她很欣赏罗马人对待历史与现实的态度。对于历史,他们“用平等的眼光去尊敬,但并不顶礼膜拜”。罗马有专门的旧城保护区,其中数不清的古代遗迹得到了完好的保护。罗马式甚至有围绕文物保护的严格的法律条文。据她说,早在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罗马人就已经在考虑如何保护古罗马遗迹不被蜂拥而来的朝圣者损坏了。与此同时,罗马又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走在罗马的大街上,你不会感觉像是走在博物馆的陈列室里。历史与现代在这座城市中和谐共存。这次到访北大的罗马市长Veltroni就是新式建筑的大力拥护者。在他的支持下,罗马建起了一批具有标志性的现代风格建筑,与有着数千年历史的老建筑相映成趣,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兼容并蓄的心态,才使意大利成为一个坐拥古斗兽场、万神殿等等历史珍宝,又因名牌时装设计而走在时尚尖端的国家。

 

北京与罗马同是文明古都,在席卷全球的全球化浪潮中面临着相似的考验。而且作为一个飞速发展扩张中的城市,北京所要解答的问题似乎更为严峻。如何平衡历史与现代的地位?如何使古迹在繁荣的旅游业中得到保护?如何处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罗马的经验也许会对我们有所启迪。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