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从“优良”迈向“卓越”

作者: 更新时间:2010-12-20 点击数:

      新加坡教育的稳健发展可归功于四个原因,包括在适当的时候针对环境和时代需求做出改变、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有序培育学校管理人才,以及新加坡稳定的政治环境。——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

  联合早报报道,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前天公布了一份探讨全球各教育体制如何持续进步的报告,报告共涉及20个教育体制。这份报告指出,新加坡教育体制正从“优良”步向“卓越”的阶段。

  新加坡教育部根据报告的内容向媒体发表了文告。文告指出,新加坡学生过去五年在各个领域的表现不断进步,因此“持续改进”的新加坡教育体制是报告的调查对象之一。

  报告把新加坡教育的稳健发展归功于四个原因,包括在适当的时候针对环境和时代需求做出改变、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有序培育学校管理人才以及新加坡稳定的政治环境。

  因时制宜,是各个教育体制所面对的主要挑战,在推出新措施时,也必须把变革尺度和灵活度拿捏准确。40多年来,新加坡的教育从“劣等”转型为“优良”,间中不断做出适应环境的调整,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新加坡教育经过三阶段

  报告举例说,新加坡的教育经过三个阶段。60年代至70年代末,争取“生存”是教育政策的主要基调。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新加坡教育趋向“讲求效率”。1997年至今,新加坡教育已逐步摆脱一体化模式,而更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个别才能。

  报告也非常认可新加坡为提升教育团队的整体素质所实行的一系列措施。比如说,新加坡教育部为教师和校长制定了领导、教学和教育专家的不同事业跑道;只录取每一批大专毕业生中,最优秀的三分之一加入教师行列;把在籍教师每年的培训时间增加至100小时;为学校管理人才制定导师制等。

  与此同时,新加坡也不忘培育教育界未来领袖的重要性。和其他19个教育体制相比,新加坡在这方面拥有最完善的系统,可确认有潜质的领导人才以及整个制度的发展。

  报告指出,在新加坡,有潜质成为校长的教师很快就会获得擢升,在学校担任中层管理的工作。为了确保他们能够胜任新职位,他们会在国立教育学院接受为期四个月的课程。副校长人选则参与长达半年的课程。课程重心虽离不开教育,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却和商业管理课程不相上下。校长们则会接受“公司总裁式”的培训。

  报告也认为,成功展开和维持教育改革的体制都受到某些特定因素的影响,包括经历政治、经济危机、从评估报道中得到启发或有幸获得高瞻远瞩的政治人物领导。新加坡就是受到三种影响的例子。

  由于新加坡1965年突然脱离马来西亚,当时李光耀总理不得不大刀阔斧地改革多年来停滞不前的教育体系,为新加坡争取经济增长培养急需的技术人才。政府在1978年委任已故开国元勋吴庆瑞博士担任教育部长,以及随后出台的《吴庆瑞报告书》也对新加坡教育影响深远。

  除了新加坡,麦肯锡报告还调查了亚美尼亚(Armenia)、Aspire(美国公立学校系统)、美国波士顿、智利(Chile)、英国、加纳(Ghana)、香港、约旦、拉脱维亚(Latvia)、立陶宛(Lithuania)、美国加利福尼亚、印度中央州(Madhya Pradesh)、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Minas Gerais)、加拿大安大略(Ontario)、波兰、德国萨克森州(Saxony)、斯洛文尼亚(Slovenia)、韩国、南非西开普省(Western Cape)的教育体制。

加入收藏